丧事变喜事,不是疫情报道该有的姿势
2020-02-15
日前一段小视频在网上热传。画面中,一名刚刚从武汉汉江方舱医院治愈出院的姑娘,对着电视镜头说:“住进来之后住得还不想走了”。欣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段对话在网络上引发不少争议和猜测。我发了一条微博“治愈了就赶紧离开吧,床位还紧张着呢”,有人认为过于刻薄。其实,我针对的并不是这名姑娘。
试想,谁愿意住进方舱医院呢?刚进去的那一刻,哪个不是满怀恐惧并且希望早日出院呢?所以,真到了出院的那一刻,在那种喜出望外的情况下,说出这样的话也很正常。这位姑娘给出了她“不想走”的理由:“因为各方面的设施都蛮好,医护人员都蛮贴心的。”
这名姑娘说的也许不假。因为投入了这么多资源,吸引了这么多的注意,条件设施肯定不会差。而医护人员很多都是全国各地过来支援的,素质和态度更不会差。况且,对事物的好坏评价本来就取决于当事者的预期,比预期的要好就会感到满意。因此作为一个刚刚治愈出院的患者,她对实际情况是有发言权的。
一般人很难看到方舱医院里面的真实情况,也都很想知道方舱医院里面的真实情况。因此,电视台采访一个刚刚出院的患者也属正常。只是这段采访视频,能成功挤占稀缺的黄金时段,登上2月11号的央视新闻联播,并且以一种严肃的形式进行播出,多少令人感觉有点不适配。毕竟这个节目只有三十分钟,要汇聚中国乃至世界最为重要的新闻资讯。而一个患者康复出院固然值得庆贺,但在重要性上,应该还有许多比这份喜悦更有价值、更值得报道的内容。
民众观看新闻,当然是希望了解最重要、最真实、最全面的疫情信息。而节目播出方,则希望通过特定的节目内容,达至特定的节目播出效果。掌控权在节目方手中,他们在塑造疫情真相的同时,也借机塑造着公众的疫情认知。他们一方面准时发布疫情数字,另一方面寻找各种机会谈论“拐点”。疫情中的困难和问题更多的被归为“负能量”,而抗疫过程中的“感人事迹”才是他们更热衷于展示的“正能量”。
抗疫过程中的感人事迹,当然需要报道。其中闪现的人性光辉,是我们这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问题是,如果我们总是聚焦于这样的“好消息”,可能会有碍公众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疫情信息、评估疫情形势。实际上,直到2月13日,中央指导组副组长陈一新还在提醒:“武汉感染者底数还没有完全摸清,蔓延扩散的规模也没有精准预估”,要求武汉“专题研究病床筹集问题,确保应收尽收”。武汉的职能部门正在研究筹集床位,武汉的许多病患正苦于无处收治,可是我们的电视镜头却偏偏对准了这样一名喜不自禁的出院患者。
有关部门的意图很好理解:要以正面宣传为主,要以鼓劲加油为主,因为据说这样可以安定人心,避免民众恐慌。可问题是,这明明是一场灾难,如果画面上呈现出来的却是别样的气氛,民众难道就不会怀疑?虽然这名姑娘的喜庆是真实的,但对于整个疫情下的武汉人民而言,恐怕更多的是愁眉苦脸才对。把个别人的喜庆放大,把大多数人的愁苦遮掩,很难说这样的报道所呈现的就是疫情的真相。很多时候,局部的事实和被裁减的真相恰恰构成了事实和真相的反面。
疫情面前,公众需要信心。但真正的信心不是盲目的,而是理性的。把眼睛蒙上、选择性无视的所谓提气,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和自我麻醉。把等待救治者的声音盖掉,不等于他们就真的不存在。把双黄连口服液吹嘘的再神,治不好病还是白搭。即便抗疫的故事再感人,如果民众还是必须宅在家里不能出门,那么最终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与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相比,公众更关心的是未来还将面临哪些问题?必须让公众知道,我们为什么会这样、现在情况如何、未来会怎样演变。否则,所谓的信心就如同沙滩上的城堡。当潮水真正来临,一切都会坍塌于无形。
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信息渠道是无法完全被垄断的。公众每时每刻都在信息的海洋中做比对、筛选和判断。当权威的信息无法满足公众对真相的需求,当报道的真相和客观的真相过分偏离,公众就会转而从非正式渠道寻求信息。那时候,碎片化的信息将塑造一个个的孤岛,每个人都将生活在高度的不确定性之中。真相未知将诱发真正的恐慌。而且这种恐慌没有边际、深不见底。真到了那时,重建公信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当前,抗疫形势的复杂性前所未有。2月13日,湖北公布新增确诊病例接近1万5千人,这样的数字激增并没有引发大的恐慌。公众真正担心的是,存量数字是否已经消化完毕。央视等官方媒体,应当把宝贵的镜头用于探寻和揭示疫情真相,把黄金的时段更多的给予那些真正需要关心或等待救助的人。这个世界也许有很多“坏消息”,我们只有勇于面对才有解决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