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法官抱病办案:别灌鸡汤,请给她们减减负吧
2016-11-26
此文首发于2016年11月26日《新京报》“观察家”。
从11月23日下午开始,河南省鲁山县法院民二庭法官王清青“怀抱生病女儿办案”的照片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广泛转发。一边是怀抱里熟睡的女儿,一边是伏案办公的27岁女法官,这样的构图在主流的媒体报道里并不多见。然而这张源于同事随手抓拍的照片却因其展现了一线基层法官艰辛的工作状态,收获了网友无数的称赞。
的确,这样的场景足以令人动容。无论是“司法正义”的主旋律语境,还是“司法腐败”的负面舆情,都无法阻挡这张照片所传递出的“真能量”。真实让人感动,但在感动之余,我们更应当追问:一线基层法官如此不易,谁来为他们减负?
一线基层法官的艰辛,可以从其工作负荷得以管窥。先来看一组权威的数据吧。根据《人民法院报》的报道,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齐奇在浙江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中所作的工作报告透露:2014年,浙江省三级法院一线办案法官年人均结案187件。而根据《法制日报》的报道,今年前9个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新收案件5.8万余件,结案3.5万余件,一线法官人均收案466件,人均结案292件。今年前9个月,仅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新收案件就达到了创纪录的10.1万件。
沿海发达地区如此,内陆地区又如何呢?以王清青法官及其所在的鲁山县法院为例,王清青自2014年11月担任法官以来办理的案件将近300件,2014年全院每位法官平均办案约100件。而今年前10个月,鲁山县法院受理的案件就已经比2014年翻了一番。不出意外,王清青今年的办案量也将会比去年翻一番。
人均每年办案200件意味着什么呢?就算周末、节假日无休,也要每一天半办理一起案件。而每办理一起案件,都要联系当事人、安排开庭、核对证据、撰写并送达裁判文书。别忘了,法官的工作可不仅止于办案。各种各样的会议,各种名目的学习检查,一样也不能缺。客观上说,每年新颁布的法律、新制定的司法解释,都需要花时间去学习、去消化。这样计算下来,每个法官用在每个案件上面的时间还能剩下多少呢?时间和精力得不到保证,又如何保证办案质量呢?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随着立案登记制的逐步落实,各类诉讼案件的数量还会继续高速增长。而法官的数量,如果继续受限于目前的编制约束,短期内并不会大幅增长。几乎不用预料的是,一线法官的工作压力还会越来越大。任何人都有工作的极限,超出这个极限就会出问题。案多人少现在已经极大的影响到了我国的司法效率和司法品质,恶化下去将进一步损害我国的司法公信。
其实案多人少,法官负荷过重、待遇过低既是司法领域的问题源,也是司法改革应当抓住的牛鼻子。司法有其独立性和特殊性,法院编制和法官收入不能简单的比照行政机关。根据社会现实,动态调增法院编制、增加法官员额、提高法官薪酬不仅可以解决大量法学毕业生无法就业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化解积案、提升法官的办案质量。这是在不触动现行司法体制的前提下,解决司法问题最简单易行、也可能最为有效的手段。
人们常说,司法是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人们也常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其实,一个国家在司法领域、在正义防线上也不应当吝惜投入。抛开“实现正义,哪怕山崩地裂”的格言不谈,没有底线可守、没有正义可期的社会将注定无法前进。如果我们的社会对“王清青”们在一声叹息之外别无作为,受损的终将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