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岖的正义——《冤案何以发生》读后
2013-10-14
此文首发于最高检《方圆》杂志2013年10月上半月刊。
在当今世界,美国被普遍认为是法治化程度较高、司法公信力较高的国家。然而曾经担任美国俄亥俄州检察总长的吉姆·佩特罗及其夫人南希·佩特罗撰写的《冤案何以发生——导致冤假错案的八大司法迷信》一书所披露的事实却让人触目惊心,甚至令人难以置信。比如1989年到2003年,美国共发现340起成功洗冤的案件。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已经服刑十年或者更久,80%的人已经至少服刑五年。被成功洗冤的340起案件中96%为谋杀或性暴力犯罪,而这些犯罪仅代表了2%的重罪案件。这些案件之所以能够成功洗冤,主要是因为DNA检测证明了当事人的无辜,或者因为死刑案件能够吸引到证明清白所必需的资源及注意力。按照上述冤错案件比例计算,美国每年大约有7500件案件被错误定罪。这样的数据不但对于美国公民,而且对于每一个信仰法治的人都是一种无法接受的伤害。
然而该书的重点还不在于剖析为人信赖的美国司法体系为何会如此不可靠,而更在于通过记录作者推动纠正多起冤假错案的经过向人们揭示发现并纠正一起冤假错案是何等的艰难和侥幸。本书开篇讲述的克拉伦斯·埃尔金斯冤案,仅仅根据一个6岁女孩的指认就被陪审团判决犯有谋杀、强奸和严重暴力伤害人身三个重罪。他的妻子梅琳达为此常年辗转奔波,几乎倾尽所有。即使在本书作者、时任俄亥俄州检察总长公开表示支持的情况下,也是“公平的车辆举步维艰”,案件没有任何进展。最终梅琳达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真凶并设法获取了他的DNA,检察官才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被迫同意撤销起诉,而此时克拉伦斯·埃尔金斯已被关押了八年之久。迪安·吉利斯皮也是因为被害人的辨认被陪审团判决犯有强奸、抢劫罪,在监狱申诉18年后才获得上诉法庭上15分钟的陈述机会。本书作者卸任检察总长职务后加入到为他伸冤的律师团队中,他们发现了本案的可能犯罪嫌疑人、证明了警察存在故意隐瞒证据和对辨认对象进行不正当暗示等违法情况,但也需要历经数年才能获得一次法官听证的机会。截至作者为本书作序时,迪安·吉利斯皮已被关押22年,等来的只是法官“愿意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本案”的承诺。这两起案件都存在着大量的相反证据和矛盾证据,但成功洗冤仍旧困难重重。克拉伦斯·埃尔金斯案中,妻子梅琳达异乎寻常的坚定意志和长期不懈的持续努力、美国洗冤工程团队公益律师的鼎力帮助、私人侦探强大的获取证据能力以及性侵案件中留下的NDA线索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迪安·吉利斯皮似乎就没有这么好运了。尊重判决是美国司法系统的基石,绝大多数法官都会利用各种可能的理由去拒绝重审,因此一旦被判决有罪就很难再推翻,除非能够提供不容置疑的铁证。手握大权的司法机关甚至只需要一份斩钉截铁的辨认就能判决某人有罪,但要洗清冤情却要手无寸铁的当事人提供铁证,这似乎是个巨大的悖论。
不得不承认,美国在定罪量刑、证据规则等刑事司法制度方面与我国存在重大差异。比如美国定罪高度依赖法庭辩论和陪审团的自由心证,大量运用品格证据且不要求形成闭合的证据锁链等等。我国刑事诉讼则具有侦查中心主义和口供中心主义的特点,法庭辩论不是定罪与否的关键,严格限制品格证据的使用且要求形成完整的证据锁链。但这些差异丝毫没有降低本书对我国刑事司法的重要警示意义。比如迪安·吉利斯皮案所暴露的司法人员不端行为、证据漏洞、对推翻生效判决的抵制等问题在我国的一系列冤假错案中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该书所总结的导致冤假错案的八大司法迷信同样值得我们思考和警醒,它们是:监狱里的每个囚犯都会声称自己无罪;我们的司法体制很少冤枉好人;有罪的人才会认罪;发生冤案是由于合理的人为过失;目击证人是最好的证据;错误的有罪判决会在上诉程序中得到纠正;质疑每一个有罪判决将会伤害受害者;如果司法体制存在问题,体制内的职业人士将会改善他们。
虽然纠正冤案的经历是异常曲折的,甚至有时让人感到绝望,但是我们却不应低估正义的力量,不能对那些坚守正义的人们视而不见。本书作者原本贵为俄亥俄州检察总长,是指控犯罪的国家公职人员,但却选择终结自己的政治生涯,投身到“洗冤工程”之中,为那些被错判的无辜者孜孜努力。我国新疆石河子检察院的检察官张飚恪尽职守,不顾各种嘲讽和阻力,为纠正张氏叔侄冤案付出了辛勤的努力,直至退出工作岗位。诚然,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司法制度,也不存在完美的司法人员。但当现当代的法学理论纷纷认为实体公正无法评价,转而将司法的合法性建立在程序公正的基础之上时,我们却看到了多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冤狱在程序的名义之下发生。程序不仅导致了冤狱,也阻止了冤案被纠正。不放纵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是刑事司法正义的理想状态。然而要实现这种正义却绝非易事。我们坚信更负责任的司法工作人员、更好的刑事司法政策和更注重实体公正的刑事诉讼程序,完全可以减少正义的流离失所。
2011年,遍及美国的“无辜者洗冤联盟”发起召开了“刑事冤案国际研讨会”。一个名叫罗伯特·麦克伦登的黑人冤案受害者朗诵了一首诗,其中有这么几句:“你好,真相!你召唤上帝的盔甲,把我守护。我知道,最终你会为我祝福”!这让我想到张高平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我一直拒不认罪、拒绝改造,那是因为我坚信会有还我清白的一天”。面对他们对真相和正义的信仰,我们准备好了吗?